1-10月份,全市进出口完成90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与上月增速略有增长,进出口额占全省的78.5%;其中出口130.0亿元,同比增长17.6%,进口784.6亿元,同比增长15.0%。
一、 轻工、纺织品总体情况
1-10月,全市轻工、纺织品进出口完成7.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比上月降幅收窄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完成4.3亿元,同比下降12.0%,进口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7.5%。
我市轻工纺织进出口出现下降主要由于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净减少2.1亿元,同比下降65.8%,主要由于该公司为顺丰设立的跨境电商企业,去年同期我市对其有包机补助,去年同期业绩冒高,今年补助取消,出口程断崖式下跌。如刨除这一影响,轻工纺织品行业进出口增长幅度可观。
二、 重点企业情况
1-10月份,我市主营轻工、纺织品进出口额超1000万元的企业共有16户,共计完成进出口额4.8亿元人民币,占我市轻工、纺织品进出口总额的68.6%,其中:
长春同心服装有限公司,进出口实现7330.0万元,同比增长54.6%,该公司为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生产型外贸企业,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受惠于人民币贬值,今年订单量较去年有较大提升。
长春丰之航物流有限公司,进出口额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25.0%,其中轻工纺织品进出口额实现5833万元,同比增长22.6%。该公司为跨境电商物流企业,所有货物均非自有,进出口额为代替跨境电商出口商报关所体现。由于跨境电商物流“按需发货”的特殊性,故该企业进出口额呈现出的波动性较大。
吉林省添裕服饰有限公司,进出口实现5964万元,同比增长24.0%,该公司为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生产型外贸企业,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受惠于人民币贬值,今年订单量较去年有较大提升。
吉林省煜玺工贸有限公司,进出口实现4517万元,同比增长51.5%,该企业今年以来加大了国际市场开拓的力度,同时加大了对品牌及质量的投入,使得公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吉林省惠顺服装有限公司,进出口额实现2476万元,同比下降30.0%,该企业为日资加工贸易企业,主要订单来自于日本母公司,由于母公司订单量降低,导致业绩下降。
三、 年度形势展望
我市轻工、纺织类商品出口额是进口额的一倍左右,出口是影响整体的关键因素。
轻工、纺织类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利润率普遍在10%以下,企业发展和生活从那规模极易受到相关因素影响,近年来受国内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的上升的压力,产业规模增长有限。
今年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贬值幅度达10%,受此利好因素,轻工、纺织类出口企业受惠,产品的价格优势及企业的盈利能力都有了极大提升,同时,随着近几年我市推动传统外贸行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显,轻工、纺织类企业纷纷重视品牌建设,使得产品附加值及国际市场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
于此同时,随着国内纺织行业不断向价值链上游转移,越来越多的进口产品被国产品牌替代,产品进口增长乏力。同时人民币贬值对进口的抑制作用不断凸显,我市进口产品多为汽车内饰及原材料,产品可替代性较强,预计下半年进口方面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总的来说,预计全年度,我市轻工、纺织类商品外贸进出口总体形势向好,出口增长预计较大,进口预计持平。